更新时间:2018-06-16 18:21作者:李天扬老师
难在哪里?难在移民诉求与相关政策有距离。
2009年的腊月二十三,是农历小年,也是怀家沟村和莲花村250户移民初定的搬迁日期。移民们早已放下手中的农活,不能带走的鸡、猪、羊等禽畜统统卖掉。
正当移民吃完在家乡的最后一顿晚餐,准备第二天搬新家过新年时,却听到消息:安置地建房未能如期完成,搬迁时间推迟到春节后。
消息传开,移民炸了窝:“说话咋不算数?咋又不让走了?”“家里没菜没肉,这年可咋过哟!”“没新房过年,到镇政府过年去!”
一些移民情绪激动,稳定工作顿时紧张起来。有人提出,既然不能按期外迁,政府要给移民发补偿款。但是,移民工作政策性很强,这样的口子开不得。
思来想去,刘峙清提出,春节来临,何不把这部分移民列入春节慰问对象?给他们送去慰问物资,既不违反移民政策,也解决了移民的实际困难。
他立刻将这一想法汇报给镇党委书记张兆华,并得到了支持。
25岁的副镇长周丽赶紧采购来慰问物资,正准备通知村干部来领取,被刘峙清摆摆手制止了。他和周丽带着几名镇村干部,开着车走村串户,给每户移民送去10公斤猪肉、5公斤粉条、10公斤白菜和25公斤萝卜。
每到一户,刘峙清诚恳地解释:“这次没走成,是家乡舍不得你们走,想留大家再过个春节。东西不多,一点情意,过完这个年,再欢送你们搬新家、住新房。”
好言一句三冬暖。真诚朴实的话语面前,移民的怨气消解无形。
移民利益无小事,但当移民利益与国家政策发生矛盾时,基层干部往往面临两难局面。“既维护国家政策严肃性,又倾听移民合理诉求,兼顾移民利益,这是基层干部的真本事,也是刘峙清留下的宝贵财富。”张兆华说。
三、为了万名移民外迁,刘峙清往返均县镇与枣阳、宜城之间52趟,相当于二万五千里长征走了一个来回。
去年底忙完移民外迁,今年初,刘峙清又马不停蹄投入内安工作。17个村,2444户,9448人。移民内安,又一次万里长征。
内安比外迁更复杂。安置点的选择,房型的设计,建房质量的监督,一步都不能出岔子。有人测算过,对移民迁出地的移民干部而言,内安工作量是外迁的5倍以上。
繁难的任务面前,刘峙清迎难而上。
迎风寺村拖石沟安置点计划安置18户移民,原先的设计是新建3排房屋,每排6户。方案一公布,就有移民不满意:谁都不想住“又窄又卡”的中间那一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