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9-11 17:50作者:三水老师
28年来,杭兰英思考、调整村级治理方式,实现了从过去单纯引导农民致富的“能人治村”,向全面治理的“贤人治村”模式转变。
村级善治,首推善理善待
无论是化解群众矛盾,还是发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杭兰英都体现出务实能干的精神。
有一年,村里考虑将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承包给工程队,但仔细一算,要3万元资金,杭兰英想省下这笔钱。后来,村里花6000多元买回了一台泥浆泵,由村委会主任王茂桃主管泥浆泵操作,为集体省下了近2万元资金。
去年,村里建造百米“人和文化长廊”。为节约开支,杭兰英叫丈夫借来一辆卡车,和村干部一起到虞南山区捡鹅卵石,整整忙了一天……
杭兰英的集体资金使用记录本上,每一项、每一笔,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仅记录着她28年来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治村路径,更体现了她殚精竭虑、一心为公的精神品格。
2006年,祝马村、温泾、后桑3村合并。由于过去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在处理并村后的合作医疗费补贴等方面,杭兰英最大程度做到公正、公平。
“常言道‘新讨媳妇要当女儿养’,温泾村、后桑村比祝马村基础差,我们只有公正待人,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杭兰英说。并村后不久,她就走遍了温泾村和后桑村的每户村民,征求意见,及时、合理地处理好村里的工作和村民的利益,很快,3个村拧成了一股绳,形成了一股劲。
村级善治,提升道德素养为要
在利益诉求多元化现状下,农村治理,需要党员干部具备较高道德修养。
是什么支持杭兰英28年如一日为村民奉献?
“干不好,难为情!”杭兰英朴素地对记者说,“人活着,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没有我办厂有收入,杭兰英也捐不了那么多钱!我把家里的活都承包了,让她有精力管村里。”杭兰英的丈夫祝秋潮说。
正因为杭兰英崇尚道德修养,她所带领的祝温村,不断走向温情和文明。
“杭兰英对文明建设有一种特别的情怀。”与祝温村结对共建的金近小学校长何夏寿介绍:是杭兰英提出由村民作词、作曲、演唱村歌《祝愿温馨》,村民参与绘制村里文明墙,发起评选文明“五个十佳”……
记者看到了这个村建于2011年、为村民津津乐道的“人和文化长廊”。这条百米长廊分历史人物、爱心人士、科教文卫和法律知识等5个展区。最吸引村民的,是文明“五个十佳”评选出来的村里十佳和谐家庭、十佳好婆婆、十佳好媳妇、十佳好少年和十大爱心人士……村民都为能登上这个“光荣榜”感到自豪,村里由此掀起了比学赶超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