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01 22:57作者:李天扬老师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科技竞赛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十二五”期间,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竞赛、首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00余项,其中一等奖10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39个学校资助的学生创业团队创办企业走向市场,学校被评为“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学校培养的3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扎根基层,踏实勤勉,成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行业发展中的骨干力量,在他们当中涌现出了优秀的政府管理人员、杰出的农业领域专家学者、颇具影响力的涉农企业家。尤其是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李源潮同志批示:“北京农学院培养‘村官’的经验很好,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了新型人才。”
学校构建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重点解决了一批北京乃至全国都市农业、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4个北京市级科技创新团队,一批入选国家和北京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学者,全力服务于首都及京津冀重大战略需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涉农企业转化需求和城市食品安全需求,形成的都市农林业发展理论、现代种业、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四大主攻研究方向具有鲜明特色与优势。“十二五”期间,学校主持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92项,总经费45486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0项,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项。
学校构建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地服务政府决策、服务产业发展、服务涉农企业与新型职业农民和市民需求。“十二五”期间,学校承担完成了中国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报告、国家休闲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等重大委托课题。特别是主持研究形成的“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成果被北京市委市政府纳入总体发展规划。构建了“三委两局共建”和“三院联动”的合作机制,创新实施了“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特色服务模式。学校各类科技创新团队服务北京产业发展融入北京产业主战场,示范推广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等实用技术200余项,承担北京市委办局及企业委托培训84期,培训农业科技骨干4000余人次,学校成为北京市农业科技骨干培训的重要基地。300余人次专家教授借助各类媒体向广大民众普及生态文明、食品安全等现代农业知识,学校被授予“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技术服务中心”。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为学校题词:“把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把成果凝结在农民的收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