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23 14:34作者:才子老师
3.迁移不灵
迁移不灵是指学生不能根据题意,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释有关社会现象,判断、评析有关观点,提出一种或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26(2)结合材料二反思,为谱写“民族情”,青少年应该怎么做?本题是一道发散题,重点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答题情况看并不理想,不少学生仅仅把八(下)教材P98最后一小节文字搬到了试卷上,没有在教材范围内进行知识的整合、迁移,导致要点不全而失分。谱写“民族情”,从法律的角度讲,就是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从文化的角度讲,就是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从国情的角度讲,就是要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维护民族团结,同各种有损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等。
4.思路不明
答题思路不明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不能根据题目要求作出合理的取舍。由于是开卷考试,教材可以随便翻阅,有的学生不管答题要求,不考虑需要答什么,不需要答什么,只要沾了一点边,就不遗余力地抄到试卷上,做费时又失分的亏本买卖。第二,不分轻重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如26(2),要求对小明“只要保护好环境,就能建成美丽扬州”的观点加以评析,有的学生只有评没有析,就一句“这个观点是片面的”;也有的学生花了很大的精力答为什么要保护好环境、怎样保护环境,就是不答“建成美丽扬州还需要……”;还有的学生答“保护好环境,不一定能建成美丽扬州,如果……就……”第三,想到哪儿答哪儿,作答没有逻辑性。如26(2),应当先作出判断,然后分成“建成美丽扬州,需要保护环境”、“建成美丽扬州,还需要……”二个层次作答,但许多学生并没有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序答题,往往是有一着没一着的,先答什么,再答什么,胸中无数,答案随意而零乱。
三、教学建议
2016年安庆市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及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启示我们,在今后的中考复习中应当:
1.重视考试研究,把握命题走向
《中考说明》、《课程标准》、七——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苏人版)等是中考命题的基本依据,因此,在教学中要吃透《中考说明》、吃透《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仔细研究近三年的中考试题,把握命题走向,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2.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益。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师包场,一讲到底的现象仍十分普遍,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教学效果差。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最大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有动力地学习;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有效、甚至高效地学习;在于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在于科学引导、巧妙点拨,使学生成功地学习。我们要积极探索,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的有效引导结合起来,推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成绩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