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31 09:43作者:李天扬老师
在办学条件方面,2008-2015年,市级财政投入近3亿元支持两区三市改造700余所农村薄弱中小学。2016-2017年,市级财政支持两区三市每年改造100所农村薄弱学校,打造“全面改薄”升级版。
在办学模式方面,我市于起,全面推广名校办分校、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高校或科研院校辐射中小学、学区制管理等办学模式改革,采取名校+新校、强校+弱校、城区学校+农村学校、中小学+高校、民办学校+公办学校等合作形式,全市80%以上中小学参与办学模式改革,参与市教育局组织的跨区域合作办学学校扩大到85所,实现校际间优质课程、教师资源和管理模式共享。
在师资配备方面,我市于2015年起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统筹区域内教师岗位和编制,通过超编多到超编少的学校调动、顶岗助教、轮岗交流、跨校竞聘等形式的交流,教师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均衡。此外,2016至2017年,我市为农村区市补充2016名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
近年来,青岛义务教育正在逐渐从县域均衡迈向市域均衡,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从外延均衡迈向内涵均衡。2015年底,青岛10个区市均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认定。2014-2015年,全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程度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均排名第一。2016年,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满意度位居全国19个重点大城市第一。2017年,全国统筹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对青岛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创新发展,激发活力,多项教育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前不久,崂山区举办第二届中小学生“山海科技节”,全区中小学生在实践中乐享科学盛宴。近年来,该区实现了校校都有科技特色,特别是机器人创客教育,在各校开展得有声有色,相关教育内容与国家课程相辅相成,成为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渠道。在这样的土壤中,许多学生在世界机器人大赛中多次夺冠,诸如张村河小学这样的村小,也屡有学生登上世界舞台崭露头角。
孩子的发展,最能检验教育的质量。如果说公平是教育的起点,那么质量就是教育的生命线。改革开放40年,青岛教育质量的变迁有目共睹,“学有优教”的梦想在一项项坚定而扎实的改革中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