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04 11:35作者:王新老师
昨日傍晚,央行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完善平均法考核存款准备金,增强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平滑货币市场波动,自7月15日起,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的考核基数由考核期末一般存款时点数调整为考核期内一般存款日终余额的算术平均值。同时,按季交纳存款准备金的境外人民币业务参加行存放境内代理行人民币存款,其缴存基数也调整为上季度境外参加行人民币存放日终余额的算术平均值。
实际上在去年9月,央行就发布公告称,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由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彼时所谓的平均法,是指在维持期内,金融机构按法人存入的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算术平均值与准备金考核基数之比,不得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为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存款准备金考核设每日下限。即维持期内每日营业终了时,金融机构按法人存入的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与准备金考核基数之比,可以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幅度应在1个(含)百分点以内。
举例来说,一般银行都是每旬(10天)上缴一次存款准备金。因此,未改革之前,银行根据每旬末这一时点的存款总额计算需至少缴纳的准备金金额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每旬末存款总额),然后在5日后向央行足额缴纳存款准备金A,且在此后新的一旬内,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都不得低于A。而去年改革之后,银行不需每日都保证存款准备金不低于A,只要在新的一旬内,日均达到A即可,允许存在某一日存款准备金不足A的情况。但同时,央行又要求,某一日存款准备金不足的下限,是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之内。
然而,最新的改革升级版对平均法的考核更为宽松。根据上述公式,去年改革后的存款基数仍是时点概念,即以“每旬末这一时点的存款总额”确定下一旬需缴纳的存款准备金。本次改革后,存款基数也由时点法变为平均法,即每旬内一般存款日余额的算数平均数。
时点法改为平均法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提高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平滑货币市场的波动。在去年改革时,央行方面就表示,对存款准备金实施平均法考核的同时,辅以日终透支上限管理,目的主要是提高金融机构管理流动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而不是增强透支能力。改革后的考核制度有助于金融机构平衡好资金运用效率和流动性安全的关系,督促其不断提高流动性管理的主动性和科学性,也有利于平滑货币市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