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1-05 12:05作者:李一老师
“十三五”规划建议稿中提出,今后5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从2016年到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在6.5%以上。
国内外多数研究机构认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年均经济潜在增长率为6%-7%。综合来看,今年要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是可能的,但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也比较多。适当下调目标可为推进结构性改革释放更多空间。
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是有条件的。我国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具有巨大发展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
“下一轮经济复苏和增长取决于技术革新和产业革命,这正好和中国创新驱动形成了历史性的交汇,为我们提供了机会窗口。只要抓住这个窗口,我们就会有更大的战略空间。”徐绍史说。
与速度换挡相伴随的是结构转换。我国经济正在悄无声息地完成史无前例的大转型,可概括为“三一进程”:在全球经济总量中,我国经济占比以接近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在全国总人口中,城镇人口比重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在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占比也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到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将接近两成,即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城镇化率有望超过60%,将有8-9亿人口生活在各大城市和小城镇,实现从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的转变;服务业比重升至55%以上,成为服务业大国。
徐绍史表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一新常态最核心的就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只有靠创新来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
“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鲜明的阶段特征是过渡和切换,实现承上启下。一方面,继续延续“十二五”以来总量扩张和结构改善的态势,到2020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另一方面,在深刻调整中,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正在加速孕育,为更长时期发展奠定基础。
在深刻调整中,经济发展将呈现过渡期内的一些新特点:增长动力有望完成新老接续,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将会有明显改善;产业逐步实现新陈代谢,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下,航天卫星等一批战略新兴产业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伴随“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国内企业“走出去”加快,我国正在从资本与技术的承接者走向资本与技术的输出者,有望引领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