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9-25 14:06作者:王新老师
消息提示: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公开发布,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通道,最大限度激发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巨大潜能。
从1985年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30年过去了;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2年多过去了;距离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只剩下5年,科技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30年,科改再出发。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4日公布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有何深意、特点、重点?拿什么疏通“中梗阻”,靠什么激发“第一生产力”?全程参与实施方案制定的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副司长包献华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从“蓝图”到“施工图”,让“飘”在天上的政策“落”下来
问: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科技领域的改革举措很多,如何通过落实,释放科改“红利”?
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求。
科技计划和项目资金管理改革、院士制度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向社会开放、大众创新创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指明了方向,绘就了“蓝图”,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方案突出内容的涵盖性、制度的可持续性、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施的时序性。
就是说,画出一张措施有力、脉络清晰、操作有序的“施工图”。
从“碎片化”到“整体性”,“四梁八柱”构筑系统格局
问:过去改革存在“中梗阻”,主要“梗”在哪?如何打通?
答:科技体制改革涉及方方面面,过去各部门从各自定位出发出台改革措施,缺乏有效衔接协同,造成政策落地难、落实难。方案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6年工作要点确定的一项重点任务,最基本的定位就是支撑科技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着力增强科技体制改革的整体性,形成系统、全面的改革部署和工作格局。
在国家科改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包括科技、发改、财政、教育、工信、一行三会在内的40多个部门打破条块分割,共同参与了方案制定,多次征求意见,数易其稿。方案不是就科技改革论科技改革,而是要打破科技经济“两张皮”、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