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16 00:23作者:三水老师
或许人类都有被重视的潜在需求,就连咿呀学语的婴孩也不例外。
珍.尼尔森博士在她的书《正面教育》中说,当小孩的归属感和确认自己重要性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他/她就会觉得沮丧。
孩童尚且如此,更别说我们这些成年人了。
在多年带部属的过程中,我发现尤其是对于一些年轻员工来说,上司对他们的关注,上司对他们的关爱,甚至比升迁、加薪更能激励到他们。
也因此,在对待这些年轻员工时,作为上司的我们,除了要在工作上对他们严格要求以外,更需要适时的关心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成长,让他们有被重视的感觉。
可随之另外一个问题便出现了。
作为上司,关注下属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对待部属或多或少有亲疏的细微差别。
倘若下属们心智成熟倒也无大碍,但如果面对的是那些刚出校门没几年的年轻部属时,上司在与他们相处时的亲疏小事,在他们眼里会演变为风向标。
那些感觉不被重视的年轻员工,甚至会生出消极怠工的情绪。
对此我也是有切身体会。
吃一堑长一智后,我尽量与年轻员工们保持近似的距离,不过分关注谁,也不忽略谁,尽力做到一碗水端平。
尽管如此,偶尔当我对某位年轻员工的工作增加了关注与指导后,我分明能感觉到与他同进公司的其他年轻同事眼里的羡慕嫉妒恨。
有时想想,这或许正是这些年轻员工们可爱的地方,单纯、天真,有这些想法也算是人性吧。
年轻员工们在经历了日积月累的工作历炼后,心智定会日趋成熟,对上司情绪上的依赖也自然会渐趋理性。
但凡在企业待了一定年月的职场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员工之间能力的差异有时还真不小。
有些员工在完成某些工作任务时,不论你费多大的心力,他交的答卷都很难令你满意。
作为上司,你付出了10分的心力指导他,他完成的结果可能只能打6分,而且这个结果已是他奋力拼搏后的成绩了。
对这个不太令人满意的结果,员工本人颇觉无奈,感到无所适从。
但如果同样的任务,作为管理者的你付出相同的心力,指导的是另一位员工,这位员工最后完成的结果可能能打12分,让你有意外之喜。
于是,你顺其自然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更乐意将有难度的工作交给后者,也乐于对后者提供更多的指导,当有升职或加薪机会时,你当然更乐意提拔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