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21 21:51作者:李一老师
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心得体会一
有些最深刻的变革,身处其中时未必能洞悉其全部意义。
若干年后再回望,或许才能真正悟出,在看似波澜不惊的表层下,这座城市其实经历了关键的跨越和变革。
2012至2017,在上海的发展史上,这五年具有新的特殊意义。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发展提出殷切希望,要求上海继续当好排头兵和先行者。此时,上海GDP增速在全国已无优势,靠什么先行?
4年前,上海自贸试验区揭牌成立;
3年前,上海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开始研究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年前,上海自贸试验区首次扩围,科创中心建设方案正式出炉;
一年前,上海按中央要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这个时期,上海站在了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创新发展的高地。定位更高了,要求也更高了。
这是又一个新起点。上海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特别是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新要求,始终坚持走市十次党代会确立的“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之路,凝聚发展共识,突出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大胆闯大胆试,为国家发展闯新路。
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这五年,上海的使命不同寻常。
承担国家战略,上海的职责使命
真正掂出上海这五年的分量,需要站到全局的角度来打量。
今年4月1日,辽宁、浙江、河南等第三批7个自贸试验区挂牌,自贸区“朋友圈”再次扩容。这意味着,中国自贸区版图进入“3.0时代”。
2013年,中国首个自由贸易区在上海浦东试点之时,可复制、可推广就是中央的要求和期待。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深改组会议、各种批示和考察上海工作时,屡屡提到上海自贸区,希望上海的种子在更大范围内播种扩散,尽快开花结果。他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块大试验田,要播下良种,精心耕作,精心管护,期待有好收成,并且把培育良种的经验推广开来。
李克强总理则三年三赴自贸区。他明确要求自贸区要当好推进改革的掘进机、扩大开放的破冰船,用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释放经济发展的潜力。
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初,曾有人将其喻为改革开放初期的蛇口。最初只有两平方公里的蛇口,像一个小小的支点,撬动了后来各地30多年的高速发展。进一步的评论是:这里会不会成为撬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点?
支点不止一个。
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上海要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在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中央点题,问到了上海的关键。
这座城市举全市之力,密集调研、反复求问、持续探索。人们迫切地需要知道,创新对未来的上海意味着什么?更重要的是,究竟如何以创新改变上海,从而履行好上海的使命?
“支持我们面向未来发展的动力,正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强调,科技创新,就是上海未来应该依傍的“主动力”。
正是实施科技创新,让上海在世界性的下行压力中,依旧保持稳健节奏。也得益于和创新的融合协同,上海正在加速推进的“四个中心”建设,将拥有更坚实的内核。
更何况,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是参与全球竞争的必由之路。
当世界经济拨云见雾之时,科技创新已经取代能源、基建,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相应地,国家间的经济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愈发体现为科技创新的竞争。
走出这步“先手棋”,就是一项国家战略。承担国家战略,是上海的职责使命。
站上新高地,始终“初心”不变
如果评选这几年上海的流行语,“做苗圃不做盆景”肯定位列其中。
这话说的是自贸区,但又不全指自贸区。
站在全国看上海,现在上海有很多的“试点”。从自贸区、科创中心、国企改革、分类综合执法改革、司法改革、高考改革,到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经商,再到群团改革,上海的改革正“由点成片”,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改革“试验田”。
中央把许多先行先试的机会交给上海,是一种信任和期待。一方面,上海在过往的改革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具有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得比较快,体制机制方面的矛盾也暴露得更早一些。更重要的是,上海在全国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先行先试就是上海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这座城市愿意接受新事物、新理念,这也是当好全国改革创新“试验田”不可或缺的气质。
既然是“试验田”,就要求上海的一切工作,既要立足上海,更要多算国家账、战略账、长远账。
就像上海决策层反复强调的,“凡是有利于国家利益、大局发展的工作,我们要毫不迟疑地做,坚持不懈地抓;凡是中央确定的战略谋划、布局和任务,我们要主动承接、积极参与、自我加压;凡是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事,我们要勇于率先探索,乐于做打基础、育人才、建机制、造环境的活。”
这意味着,上海需要首先“舍弃”一些东西,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自贸区刚成立时,许多人好奇,这块新的“特区”会获得怎样的优厚政策。但在挂牌不到两个月时,韩正就明确告诉前来采访的媒体,自贸区不是、也不会做政策洼地。
“改革红利就体现在制度突破而不是税收优惠,”他强调说,“今后不能在全国推广的税制,上海自贸区内绝不做。”
自贸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目的,在这方面不可有动摇、不可有私心――从一开始,这就像是上海自己给自己戴的一顶“紧箍咒”。
即便到了自贸区经验不断复制推广,全国有了第二第三批自贸区时,上海的这个“初心”也始终未变,反复强调的还是这几组关系:“自贸区是国家的试验田,不是地方的自留地;是制度创新的高地,不是优惠政策的洼地;是种苗圃,不是栽盆景。”
其他领域亦如此。
建科创中心,因为承担着国家战略,眼光就不能只放在一时一地。这几年,上海很少再纠结“为何错过了BAT”,这一度让许多人耿耿于怀。但如今,更多人在思考的是,在国家战略的大棋局中,上海从全局中的功能定位出发,该发挥什么自身独特的优势、能拿出什么人无我有的东西。
到上海市科委拉一张清单就会发现,上海承担着数量空前的国家级重大项目,高规格组建的张江国家科学中心,更意在打造中国的核心技术新高地。上海越来越明白,一座真正的高地,才显示得出中心城市的牵引力。
而来自新高地的东西,拿到国际竞争舞台,才可能“一剑封喉”。
怎样吃“螃蟹”,大胆与自主是关键
2013年9月30日凌晨,在上海自贸区正式揭牌15个小时后,上海市政府官网上挂出了第一张“负面清单”。
前一天白天,很多人已经在传播“自贸区负面清单今天会出炉”的消息,并为之彻夜等待。当清单终于挂出时,人们意识到,一条不能回头的路真正起步了。
这项国际上已有70多个国家采用的管理模式,在中国却史无前例,负面清单完全颠覆了监管者“朝南坐”的姿态,亦驱动一系列监管手段变革。当然,一定会触碰既得利益。
也正因此,从上海自贸区成立伊始,很多人的目光就始终盯着这张清单。一方面,它是个新兴事物,而人们已经意识到,负面清单式管理将是未来政府监管的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人们也想看看,政府是否真的敢动自己的“奶酪”,换来与全球市场接轨的效率。
上海吃这个“螃蟹”,没有现成的模板,赖以遵循的是9个字:“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从到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谈及上海自贸区,数次重复这9个字。
负面清单刚推出时,曾有人担心改革会否走得太快。但上海很明白,这张清单不仅要亮出来,还要不断地改,而且必须越改越短。两年后的2015年,自贸区负面清单已经从最初的190条缩短到122条。“先进区后报关”“自由贸易账户体系”“证照分离”等一系列新名词,不断从概念变成实际。
而交予上海的其他改革试点任务,亦带有同样性质。司法改革推行员额制,群团改革中尝试行政级别脱钩,高考改革出台“3+3”新政,以及针对领导干部家属经商祭出的严格限制,这些试点过程中不乏“大胆”之举,甚至要有不畏“敏感”之举。但只有这样做,改革才会接近理想、不负本意。
作为自贸区扩区后的首家外资认证机构,美安康质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斯榕说:“在自贸区,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不少人表达过同他相似的意思――在今天的自贸区,甚至整个上海,对新业务、新事物涉及监管的,“政府不会轻易关上大门,而是先问问干什么”。
对上海这座素来以规则和秩序见长的城市来说,这需要一些突破和闯劲――不是突破规则秩序,而是突破制约改革创新的思想、观念和制度瓶颈,突破不同程度存在的、一度让人感到习惯和舒适的循规蹈矩状态。
2015年4月,上海自贸区首次扩围之时,市委开了一场高规格的动员会,要求全市上下要来一次“思想大解放”。
一个月后,上海加快科创中心建设方案正式推出。此后,两大国家战略正式双轮驱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亦开始系统推进,各项改革进而谋求系统集成……
“排头兵、先行者”的内涵,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丰富。
拒绝“小确幸”,必须寻求大视野
就在那次动员会上,“三个一切”的提法耐人寻味。
“一切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摒弃,一切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都要大胆革除,一切束缚创新创业创造手脚的政府管理方式都要彻底改变。”
这“三个一切”显然具有针对性。过去外界对上海“强政府”的形象常有些争议。这其中虽不乏误解,但上海也在反思,创新活力不足背后是体制机制存在“不通不畅不活”;而体制机制障碍背后则是管理方式和观念的不合时宜。提出“三个一切”,就是要破解这样的短板。
从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率先再造的过程――当上海自贸区进入“3.0”时代,“打造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行区”被列为新的目标;建设科创中心,同样要解决政府治理能力的问题。
另一方面,基于国家战略考虑,对政府能力的改造背后,更是一种观念和站位的变更。也就是说,透过“怎么做”,需要算一笔更大的账。
如果拘于眼前,上海业已习惯的做法,基本可以保证日子过得不错,许多大动干戈甚至伤筋动骨的改革,会显得不那么必要。但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开放前沿城市,作为重大国家战略的承担者,上海不可能仅仅满足于“小确幸”。
2017年初,韩正在对各区新任党政“一把手”的培训谈话中强调,“上海要统筹考虑国际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干什么、国家战略需要我们干什么、自身发展最需要突破什么”。他在其他场合还要求干部要有“全球视野和历史思考”。只有这样,才算有大格局。
2015年4月,上海自贸区扩区的时候,很多人关心扩到什么地方去。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上海自贸区应该扩到空地上去,这样马上可以招商引资。但最后,扩围的是陆家嘴、金桥等成熟的城市化区域。这些区域经济活动强度大、市场主体集聚度高,更有利于检验改革成果。
而到2017年4月,上海自贸区新的“三年方案”获批复时,领受的最新要求是“建成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
显然,在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时下,上海自贸区要成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样板,成为中国对抗“逆全球化”的一枚关键棋子。
建科创中心也是一样。无论是在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务求集中度、显示度,还是想方设法招徕全球人才,意图很明确,就是要尽快形成和吸引世界前沿的核心技术和人才资源。
对上海来说,这无疑需要特殊的视野与格局。而只有这样,上海承担的各项国家战略,才不会被窄化为一件件具体工作;只有这样,上海才担得起肩负的历史使命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