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06 23:36作者:王华老师
状态体现的是一种干事的精气神。党员干部精神状态如何,直接反映一个单位的作风和形象,体现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和成效,关乎整个事业发展的兴衰和成败。“神不至,则事不举”。积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力量和智慧的源泉,能激发人勇于进取,创造性开展工作,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相反,消极和不良的精神状态则使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遇事畏难发愁,思维僵化,难以实现既定目标。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如果没有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和主动作为的工作劲头,在复杂的形势和困难挑战面前,我们就可能败下阵来。因此,推动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必然要求各级干部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
实事求是地讲,当前我省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是好的,正是因为他们不畏困难、拼搏进取,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才推动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但也不可否认,确有一些党员干部不在状态,或精神萎靡不振,或工作不思进取,或思想因循守旧,或履职不敢担当,求安稳、图清闲、怕麻烦,能拖的尽量拖,能躲的尽量躲,拖不过、躲不过,才勉强应付、交账了事。这样一种状态,莫说跨越迈大步,就是迈小步都很难。这样一种状态,再好的规划和部署都会悬在空中,得不到有力推动和落实。如此看来,对不在状态的“极少数”,我们必须高度警惕,以免因极少数人不在状态而影响整个事业的健康发展。
毛泽东同志曾说:“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种精神,是指夙夜在公、昼夜兼程的敬业精神,是指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昂扬斗志,是指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责任担当。须知,睥睨困难,斗志昂扬,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就没有解不开的结;脚踏实地,务实勤恳,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有了这样的心态,有了这样的状态,就会信念坚定,一往无前。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意识,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努力,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推动我省跨越发展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