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29 14:11作者:才子老师
【1】不作为乱作为心得体会
“为官不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两处提及,成为全国两会热议话题。在经济“新常态”和反腐风暴的双重高压下,一些地方的干部出现等待、观望情绪,庸政、懒政、怠政等现象抬头蔓延。“新常态”下的各级领导干部如何担当与作为,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议题。
经济换挡、爬坡过坎更需要改革快马加鞭,如果干部为官不为,不仅关乎党风政风,甚至影响、破坏改革开放和转型发展的全局。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发展思路不明确,对于干部的管理和考核没有出台可操作的具体标准,加上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与改革形势不匹配,改革创新的动力明显不足。加大问责力度,明确划定官员“行为红线”,尽管各地力度很大,但多数还集中于庸懒散等表面现象的处理,对于一些消极抵抗、选择性不作为,对深化改革影响破坏性更严重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惩治。
防止“为官不为”,需要清晰列明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划定干部“行为红线”的同时,也必须一方面要加大履职能力、效率和质量等指标的权重;另一方面不要让考核变成少数人来评价少数人,让群众意见能够影响官员政绩考评和升迁,要形成干事创业的氛围,创新激励机制,让有为者有位。
【2】不作为乱作为心得体会
纵观时下一些官员的失职行为,虽表现各异,花样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其实都是两件事:“乱作为”与“不作为”。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10月19日报道,今年1月,有媒体曝光了河南滑县个别新型墙材企业非法取土,破坏耕地的事情。当地极为重视,随即展开市场整顿,共拆除40多座窑体,强拆了27家新型墙材企业。然而,这一令外界“叫好”之举却在当地建材行业引起较大质疑。县政府被指违法行政、懒政、怠政。记者调查了解到,这批被强拆的新型墙材企业,其中不少企业都有发改委、国土、质检、环保、税务等完备的合法手续,且年检样样过关。仅因批建不一,就未经任何法律程序,一股脑儿地全部强拆,是否有些矫枉过正?“法无授权不可为”——在依法行政的时代背景下,这就是典型的乱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