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8-20 12:31作者:王新老师
2016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很多地方都举行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活动。通过历史回顾、重大事件、经典瞬间、感人故事等,歌颂中国人民为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和民族牺牲;弘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范文:难忘卢沟桥畔的硝烟——回忆我的父亲李文成,希望对你有所启示。
我的父亲李文成,原先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后来因为生活所迫弃家入伍,他从军18年,经历了数不清的大小战役,尤其是经历了整整八年的抗日战争。在著名的“卢沟桥事变”抗战中,他身为守卫铁桥的排长,带领全排战士,打响了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的枪声,顽强地阻止了日寇的进攻。1945年秋,日本无条件投降,父亲返回故乡,解甲务农,后半生居家从事农桑,于1996年元月3日(农历十一月十三)逝世于河南省鄢陵县张桥镇北小王庄的家中老宅里,走完了他87年的坎坷人生。
老人已经逝世近20年,但他的音容笑貌、倔强性格依然留存在我的记忆深处,不时地涌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无限怀念。时至今日,我仿佛依稀看到他挥舞大刀砍杀日本鬼子的威武身影;父亲口述往事时的神态或言传身教的情景,恍如昨日,令人感慨万千。在举国庆祝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我把与父亲相处时的点滴往事追忆成篇,藉此寄托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卸甲归来
1909年11月27日(农历十月十五),父亲李文成出生在河南省鄢陵县张桥镇北小王庄一个贫寒农家。父亲三岁时,曾祖父打麦工累死他乡,六年后,祖母又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改嫁。自此,10岁的父亲与年迈的曾祖母相依为命,饥一顿、饱一顿地苦熬日子,度过了泪水拌着酸辛苦涩的少年时代。1928年4月的一天,父亲卖了家里仅有的一口小缸和一件破棉袄,到鄢陵县城去交“公粮”,正遇上冯玉祥的西北军在此设点招兵。为了混口饭吃,19岁的父亲李文成毅然只身弃家入伍。
父亲当兵时,没有来得及回家告诉自己的曾祖母,他把手中的钱交给同村的人,就跟部队走了。戎马生活是苦不堪言的,可对他这个吃惯了苦的农家孩子来说却是别有一番情趣。此时的中国,军阀混战、匪盗蜂起,父亲不懂得什么政治,只知道“军人以服从为天职”,他跟着部队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几乎每日每时都和枪声、炮声、厮杀声作伴。开封、洛阳、西安、兰州、嘉峪关……从中原大地到莽莽秦川,从西北边塞到北国荒原,几乎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几回回出生入死,多少个不眠之夜,他想念着家乡,牵挂着自己年迈的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