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13 11:28作者:李一老师
丁慈矿给孩子们上课。(资料照片)
今年春节期间,支教教师梁俊抱着吉他,带着来自云贵高原苗寨的孩子们,登上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的舞台,将一首澄澈动人的清代小诗《苔》唱红了全国。但,很少有人知道,大山深处盛开的“诗词之花”虽由梁俊栽下,但播下种子的人中,却有一位来自上海的小学语文教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丁慈矿。
趣味是诗词的第一种味道
黑板上张贴一张中国地图,左手端一杯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丁慈矿的诗词课开始了。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丁慈矿一边念诵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边在地图上圈出“苏州”的方位。沿着“长江”前行,路过“扬州”,就有“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船过“镇江”,便有“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行至“重庆”,则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丁老师课上纵情山河、驰骋古今,足足用了一周的晨会课时间,课程名为“唐诗与长江”。
从教20年,丁慈矿的诗词教学自成一派,他不愿把诗词当作课文教,也不依赖指定教材,只因这本是“轻松如意之事”。在他看来,读诗、学诗是为了知道何为“雅言”,但孩子们最初接触诗词,应该先品尝到一种趣味性和亲近感。因此,浅显而富有兴味的“打油诗”“趣味诗”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譬如,清代文学家郑燮所写的《咏雪》:“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文字再简单不过,可是谁又能否认它的别致呢?
如今,“在玩中学”已经成为师生间的默契。在丁慈矿带教的班级,学生分为“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每周,大家会利用一节晨会课分享一首诗词;有时候,“两派”还会摆开一场擂台赛。没有刻意的背诵和默写,只有情趣的引领和感悟。“到了五年级,几乎每个学生都能背出200多首古诗。”丁慈矿说。
对课是一条通往古典的道路
情趣之外,孩子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必要的诗词知识。“如果不懂声韵、平仄、对仗,我们也无法涵咏文字的美好。”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丁慈矿发现,古时候私塾中的必修课之一———对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对子”,是一条通往古典的道路。它充分展现了汉字、汉语的特点,并将最深奥、丰富的文学知识生活化、趣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