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06 16:47作者:李天扬老师
文言文阅读选文规律
很多高三学生对文言文阅读题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但是做一点研究就会发现,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题目选择都有一定的规律,而这个选文标准就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符合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个部分: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和《资治通鉴》中的名段;以《孟子》《韩非子》为代表的先秦浅易文言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笔记文;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说。从过去几年的的选文来看,虽然高考有意回避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结合当前的社会舆论来看,对忠臣廉吏的价值判断依然会很大影响高考文言文的选文。
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
文言文阅读题的最后一道选择题的立意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先做这道选择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读两遍。文段后的注释一定要多加注意,对于对文段的理解有很大帮助。仔细分析文段中的专有名词,比如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这些往往对整体立意的理解帮助不大,要尽可能地标注出来,以免被误导。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但却不大理解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
【文言实词题】分析字形,辨明字义。推测与其字音相同字形相近的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要避免被干扰。
【古今异义题】将该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通则对,不通则错。
【文言虚词题】将文言虚词能翻译成的不同词义进行比较,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辨明上下文的关系,以此推断真正词义。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虚词比较:每组中利用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另一句子来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