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1-27 19:20作者:王新老师
几乎每一张工资条都代表着不一样的记忆。叶竞仁女士说道。今年81岁的叶竞仁家住在南宁市唐山路,从1985年至今,一年12个月的工资条都被她细心地粘贴在一个白色本子上。记者翻阅其中发现,上世纪80年代的工资条里有许多80后、90后未曾听过的词语,如洗理费、肉贴、储金等。叶竞仁的工资每年都有所增长,1985年5块钱能买4斤多鸡蛋,到了2005年却只能买1斤多。几乎每一分补贴都代表着柴米油盐。叶女士说,工资条记录了一代人的生活文化变迁,也提醒着现在的人要更珍惜当下生活。
当年的补贴
单位好有爱 每月给员工理发钱
粮差就是粮食差价,市场上的粮食涨价了,单位就会适当发放一些补贴。叶竞仁一边翻阅着自己的工资条册一边对记者解释道。
1985年,叶竞仁在南宁市某小学担任教师,每个月除了可以从学校财务处领到工资外,她还会收到一张标注详细的工资条,也就是从那时起,叶竞仁开始有了收集工资条的习惯。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叶竞仁的工资条内容上,除了基本工资这一项外,还有粮差、洗理费(剪发)、肉贴、房具、报刊、储金等多项内容。如果住在学校就得租借家具就得扣‘房具费’,为省钱我都是回家住。叶竞仁说。
从1985年至上世纪90年代末,叶竞仁的工资条内容每年都所有变化,如1992年工资条上出现了地贴这一补贴。1993年又增加了开放这一补贴。此外,1993年时新增的煤贴即煤球补贴,到1994年时则变成了煤气补贴。这些工资条,代表着生活在快速发展,在社会经济生活不断发展的状态下,折射出我们老百姓的生活百态。叶竞仁说。
飞涨的工资
物价在涨的同时 29年工资也翻了76倍
除了工资条款项内容有变化外,叶竞仁的工资额每年也在增加。她的工资从1985年6月的53.2元到2016年3月的4057.1元,工资翻了将近76倍。叶竞仁笑着说:物价涨了,工资肯定得涨了。这样才能保障我们的生活水平。她给记者算了笔账,在上世纪80年代,5块钱可以买到4斤多鸡蛋;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时,5块钱只能买到两斤多鸡蛋;而现在5块钱最多买到1斤鸡蛋。
虽然工资在涨,但物价也在不断变化,面对生活,我们只能精打细算。叶竞仁说道。1985年,当时叶竞仁的工资只有53.2元,她要拿出15元给母亲作生活费,给外婆2元,每个月还要替3个儿子缴纳6元医疗保险费,剩下30.2元则用于补贴家用;至于丈夫的那一部分钱,则用于赡养婆家正在上学的小姑、小叔等亲戚。有一年,叶竞仁家中两位老人同时生病,为了给老人治病,叶竞仁和爱人除了通过单位的储金借钱外,还得向亲戚筹借一些,当时是最拮据的时候了,但一家人咬咬牙就挺过来了。叶竞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