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8-04 17:24作者:王华老师
4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此前一天,工信部专门举行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有关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思路,并与行业专家、知名企业及行业组织的代表一同回应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热点问题。
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将机器人作为重点发展领域的总体部署,引导我国机器人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日前联合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提出,我国机器人产业在“十三五”时期要实现“两突破”“三提升”,即实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实现机器人质量可靠性、市场占有率和龙头企业竞争力的大幅提升,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
依托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2996台(含外资品牌),同比增长21.7%;自主品牌机器人产销量为22257台,同比增长31.3%。今年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1497台,同比增长19.9%。
“‘十三五’是决定我国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强调,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对于打造我国制造新优势,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从《规划》确定的具体目标看,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其中六轴及以上机器人达到5万台以上;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在助老助残、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小批量生产及应用;要培育3家以上的龙头企业,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达到8万小时;智能机器人实现创新应用。机器人用关键零部件在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中实现批量应用,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重点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机器人密度达到150以上。
工业与服务机器人并重
“《规划》的出台,有利于企业找准方向、补上短板、抢抓机遇。”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肖永强表示,规划对于推动机器人产业做强做大很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