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15 12:10作者:李一老师
当前,我国乡村幼儿园在教育资源分配、师资力量配备等方面可能与城市幼儿园存在差距,但是乡村幼儿园亦有自身的资源建设优势,这种不可替代的优势表现为乡村丰富的田野资源。乡村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田野资源,在科学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展乡村课程建设,并以此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乡村缺失田野资源建设的意识
在一次“乡村幼儿园国培”回访中,笔者走进一所公办小学附属幼儿园时,巧遇中班教师正在带领孩子们进行“做风车”活动。令人讶异的是,风车的材料全是买来的,留给孩子们的只是对风车材料的简单拼接而已。风车完成之后,教师也没有进行其他引导,只是让孩子们手里拿着风车站在原地摆动。
如果风车活动以如此方式进行,珍贵的田野教育资源就会被闲置,就会变成幼儿学习的对立面,其教育性就会流产,幼儿也将失去在有趣的田野中进行多途径、多方式、多感官的参与与体验的探索学习机会。其实,乡村田野资源足以支撑整个风车活动,教师缺乏或屏蔽了对当地田野资源的利用与规划意识,结果可能得不偿失。幼儿原本可以亲身走进“小马过河”“乌鸦喝水”等知识经验的“天然实习场”中,反而却被买来的材料所阻断。
农村幼儿园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跟得上”城市幼儿园的发展水平,这种不均衡性需要其立足于当地与本园实际,切实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科学、合理地对乡村田野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不可否认的是,当下乡村田野资源并没有引起部分幼儿园的重视,乡村幼儿教育出现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的小学化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乡村田野资源为何被忽略被嫌弃?一方面,乡村幼儿教师误解了幼儿时期“学习”的概念,认为只有写在书本上的知识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和学习,而经由幼儿感知、操作和探究而来的“活的知识”,则被视为“小儿科”。另一方面,传统学习观念如“游戏的时间越长、学习的时间越短”等依然根深蒂固,儿童与田野之间的相遇被看作是对学习时间的挤压。殊不知,柔软芬芳的泥土、琳琅满目的昆虫、色彩斑斓的花草、郁郁葱葱的农作物、形状各异的藤蔓、清澈透亮的溪流、四处流落的瓶罐等这些童话中才有的“奇妙世界”,却是乡村孩子正在亲历的生活。田野资源意识的“淡薄”,也折射出成人对幼儿的不信任,不信任导致不放手,由此限制了幼儿自己建构与发现知识的主动性,削弱了幼儿在田野中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书本知识”成为幼儿的主要生活养料时,其全面发展就会呈现出不均衡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