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21 20:41作者:王新老师
对于“支教”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从狭义上来说,它是指城镇学校教师下到乡村学校进行帮扶和支持教育。抛却那些走形式的支教活动,真正深入乡村课堂的支教确实好处颇多,既可以锻炼城镇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他们的教学灵活性,也给乡村学校师生带来了不一样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乡村学校的教研活动有所创新。
与之相对应的另一条思路是,乡村教师能否去城里的学校呢?教育系统中曾经有过借调现象,但现已基本取消。近年来,很热门也很让乡村教师向往的一个名词是“进城考试”。乡村教师在岗工作若干年后,一般以3年为基准线,就可按照选调政策,报名参加考试,通过后即可去城里任教。
对于考取的教师来说,内心无疑是喜悦的,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一番事业的拼搏努力,本无可厚非。但这一变动也存在诸多不利,例如考试前教师一门心思钻研考题,无心日常教学;在乡村工作若干年,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的教师,甚至是优秀骨干教师考到城里,乡村学校补充的又是新上岗教师,无形中造成了城乡师资不均衡。
现在的乡村教师进城考试,一旦考上就成了终身制;而城镇教师下乡支教,时间却极为有限,一般是一至两年,这种“时差”对乡村学校很不利。现实中,有一批事业心、责任心很重的优秀教师,他们扎根乡村很多年,从无抱怨和要求,是乡村里“可爱的人”。但他们缺少一个成长的平台,他们内心深处也向往高大上的课堂和教研,这种上进心理与立身乡村并不矛盾。但是,没有很好的交流机制,他们的理想和热情就渐渐钝化了。
如果有一个更好的政策,能让这些乡村教师进城进行较长时间的交流学习,但又不至于造成乡村学校骨干教师流失,岂不更好?
我们不妨尝试对当前教师交流政策进行适当调整。教育主管部门或许可以融合支教和进城考试的优点,制定新的教师交流方案,让乡村的教师经过报名或推荐进城任教,与城区学校的老师交流互动,学习一定的管理和教学经验,任教一两年后再返回乡村,带动身边的教师乃至一个学校共同进步。
我们暂将这种交流模式拟名“提教”,即提升自我的教学调整,这是广义的继续教育,效果毫不逊色于“支教”。平常的培训学习,乡村教师去了城区,仅是短暂的几节课,不能全面领略教学过程,至于课题研究、兴趣小组、特色活动,更是无从观摩和实践。城市教师一两年的支教能取得好成绩,乡村教师同样时限的提教,也将会有不同寻常的收获和感悟,其专业成长将趋于更深远。最重要的是,对乡村教育是一种福利,毕竟支教教师回城后,乡村学校的教育和教学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