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04 20:38作者:三水老师
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虞丽娟
上海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作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
起,上海在高校探索实施“课程思政”。出台《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全面推广“课程思政”建设。目前已启动整体试点校12所、重点培育校12所、一般培育校34所,给予每校20万元至150万元不等的经费支持,连续投入4年。
上海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部门协同配合、以行政渠道为主组织落实”的思路,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市所有高校都成立了“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所有高校党委书记均亲自担任组长,并设立专门办公室推进落实。
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关键是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对此,我们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系列”选修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三类课程的不同属性,分类厘清各自功能定位,分类开展重点建设。
首先,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地位,打好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攻坚战。今年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我们把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作为“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环节,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思政课教学质量年的工作要求。例如,成立首届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已组织78位委员赴全市所有高校现场听课450节,等等。
其次,突出“中国系列”课程的教改创新。为引导大学生学习“四个正确认识”(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牢固树立“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上海加强顶层设计,引导所有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与专业优势,开展“中国系列”选修课程,立足中国实践、讲好中国故事。
再其次,突出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促使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我们一方面正在制订综合素养课程建设价值标准,围绕体制机制、课程设置、教师选聘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突出综合素养课程的育人价值;另一方面,正在制订专业课程育人教学规范和评价标准,编制课程教学指南,推广试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