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22 20:38作者:李一老师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硕士纪元,在江苏省徐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通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成绩第一。然而,就在录用结果公示前两个小时,她却被通知取消录用资格,原因是她的专业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类”,不是“中国语言文学”,“差一个字都不行”。(6月21日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各地、各层级的公开招考中,“差一个字都不行”的文字迷宫游戏屡出不穷。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致使一部分考生因一字之差无缘报考,还令如纪元此类考生虽然成绩优异,却因此取消了录用资格。“专业不符”的理由严重挫伤了考生的积极性,更有“世界史不是历史学”这样严肃的笑话,留给公众对公开考试“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及相关人员的知识水平无限遐想的空间。
几乎每一起类似的公开招考事件,都出自人社部门,他们看似是在严格履行职责,实则暴露了其服务理念上的错位。在政府所有的职能部门中,人社部门的权力“最大”。一个人要想进入事业单位,首先要经过人社部门对其专业上的资格审核,之后才能参加招考,即使先前通过考试,也不免会在最终录用时抬出“差一个字都不行”的硬杠杠,取消录用资格。其次,进入事业单位后,个人的工资、福利及职称职务晋升等都离不开人社部门的核准。
人社部门是单位的“管家婆”,其基本职能是服务,就应担当起服务的职责。事业单位公开招考,按岗位所需对考生学历及专业做出限定,这是基本的组织要求。如若考生所学专业与报考岗位的专业真正有了“一字之差”,人社部门也有责任和义务去探究其中的缘由,理清其中的关系。
“差一个字都不行”这样简单粗暴的做法,既教条、僵化,又无视考生正当的权益,令人无法容忍。无论是考生报考时因一字之差而审核受卡,还是笔试面试都通过,却因一字之差而被取消录用资格,“多一个字不行,少一个字也不行”,这样的态度如何谈得上是服务,只能是权力的傲慢。
就事业单位招考来说,人社部门就务必要吃透国家关于学科专业制定的相关政策精神,拿捏准相关标准。假使有争议的情况发生,也要拿出敢于担当的精神,组织相关专家、各方利益代表、第三方面组织讨论,岂能以一句“差一个字都不行”回拒考生于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