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8-19 16:24作者:李一老师
近日有读者反映称,一篇题为《“卓越计划”下大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的论文,只字未改发表在了《数学教育学报》《天津城建大学学报》和《中国建设教育》3个刊物上。其中一篇的作者为独立署名的“陈成钢”,另两篇却在“陈成钢”后面加了第二作者“顾沛”。
一稿三发,这已有学术不规范之嫌;内容相同而作者署名不一,这更易引起争议。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了解到,作者“陈成钢”200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统计与概率专业,现为天津城建大学理学院副教授。出现两次的第二作者“顾沛”上世纪80年代同样毕业于南开大学,后留校任教至今,曾是陈成钢大学时代的老师。
陈成钢告诉记者,因为做课题的缘故,自己多次采访老师顾沛,顾沛参与了文章创作,为他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参考意见。顾沛也承认,论文的部分内容与陈有过沟通,“但并没有见过全文”。
另外,记者注意到,其中两个期刊标注的收稿日期显示,2013年10月22日,《数学教育学报》收到了署有陈成钢、顾沛两个作者的论文。6天后,陈成钢所任教大学的学报也收到了这篇文章,不过,署名只有“陈成钢”一人。
事实上,“一稿多投”长期以来均被教育部门视为学术不规范的行为。《天津城建大学学报》官网也明确表示“来稿请勿一稿多投”,“稿件经终审后未接到录用通知者,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不予退稿”。
4月和6月,这两篇收稿日期仅相隔6天的相同论文先后在《数学教育学报》和《天津城建大学学报》发表了。论文首页标注均注明“文章系天津市教委2012年重点教改课题的项目”。
论文相同,署名为何不一呢?顾沛接受采访时认为,这可能与自己在学界的口碑有关。《数学教育学报》是相对较好的杂志,自己经常给其投稿,编辑部一般看到有顾沛的名字,可能更容易发表,“所以,投《数学教育学报》署我的名字,对他(陈成钢)是有好处的。”
陈成钢则表示,由于在论文中引用了顾沛的观点及所发表文章的内容,所以,“就自作主张署名了”。他称事先未知会顾沛,并为此表示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