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8-16 08:37作者:李天扬老师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袁巷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玩“花样跳竹竿”游戏。喻兴艳摄
“160平方米,全部是儿童的学习性区域和创造性活动区域!”日前,在江苏省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园长刘莉边走边兴奋地向记者介绍各班空间的变化,“以前习惯了集体活动一个圈子,游戏一个圈子,后来我们把空间全打破,分成六大区域。刚开始,老师们不敢相信,觉得这样弄,集体活动怎么做?紧接着,一系列创新的火花出来了……”
说起实施课程游戏化后带来的变化,记者采访发现,每个园长和教师都有曾经“不敢相信”的故事。在“破”与“立”的革新中,在“新”与“旧”的更替中,是什么推动他们实现了思想和行为的蜕变?
组建共同体,抱团前行
因为经验不足,总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虽有很多思考,但不知如何落到实处……跟许多最初加入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的园长一样,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新坝镇中心幼儿园园长王海英“快乐并痛苦着”。
改变,发生在幼儿园加入了“共同体”之后。
共同体是什么,能给幼儿园带来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和期盼,9月,王海英和园里老师们加入了镇江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协作共同体第三组队伍,与其他4所幼儿园结成了共同体。
此后,共同体内的5所幼儿园,每学期组织一次小组内的活动,每学年承办一次大组活动。所谓“大组活动”,是指《指南》实验协作共同体几个组共同参与的活动。
“无论是小组内的研究与探索,还是小组间的研训,每次活动都有专门的研修主题,参与的园长和老师随同专家一起走进孩子的游戏现场,大家或围绕环境的支撑,或立足观察的案例,或反思改进的策略,即兴动态展示汇报。”王海英说,在这个过程中,既碰撞了儿童观、教育观和游戏观,又将理念联系到实际中,切实解决了一线教师的困惑。
启动项目共同体工程是镇江市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以丹阳市为例,5个共同体项目和15所项目园,围绕着项目总目标,结合自身园所发展优势,确立自己的分目标。比如,这3所园抱团形成课程资源建设共同体,那3所园形成游戏化活动区域共同体等。各共同体成员在加强自身学习培训及寻求专家支持的同时,在参与项目研究中,齐心协力、集思广益,用“公转”和“自转”并存的运行机制确保活动运行,抱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