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08 08:48作者:王新老师
教育部7日发布的首份《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指出,2015年在校生规模达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据介绍,质量报告参考了4000多位评估认证专家的质量评估报告、700多所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基于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的40多万个数据,并对20多万份专门调查问卷、数百人次深度访谈进行了系统分析整理统计。
报告指出,预计到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以上,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表示,我国高等教育“体量”世界最大,极大满足了人民群众“上大学”的强烈愿望,人才培养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高等教育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并适度超前。
报告还就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等“硬指标”进行了评估。2013年与2003年相比,全国高校教育经费总收入增加了3.6倍,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增加了4.9倍,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增加了1.7倍。
吴岩说,我国高等教育“硬件”建设数量上井喷式增长,各级各类高校面貌焕然一新。但高等教育质量短板和软肋也较突出。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我国高等教育问题依然不少。
主要表现在: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不够,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率不高,“短板”问题依然严重;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是“软肋”;高水平教师和创新团队不够,教学经费和实践资源不足,实现由量到质的新跨越仍是突出问题;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不够,绩效评价不力,不少高校“等靠要”思想还相当严重,对教师评价“重科研轻教学”;就业与所学专业相关性不高,不同类型院校学生对学习过程体验和就业状况满意度存在不平衡现象,“级差”现象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