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05 08:44作者:李天扬老师
“上海论坛2016年年会”将于5月召开,作为承办单位,复旦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忙碌着。
更多忙碌已成日常——每月发布一期“复旦-ZEW经济景气指数”,为中国经济中短期变化提供预测;每月出版三本《中国观》杂志,汇聚中外智库对中国发展的分析研判;两会热点解读、“人机大战”透视,一项项研究第一时间报送决策层或见诸报端,充分发挥咨政启民功用。
伴随着智库建设热潮在中国逐渐兴起,起步于1993年的研究院不断开拓,屡创佳绩。
如果说智力报国的传统、敢为人先的勇气是研究院最深厚的根基,那么体制机制的创新与大量成果的涌现,便是它最“亮眼”之处——将全校十余个跨学科研究机构汇聚到统一平台中,协同开展战略和对策研究,“以国家需求推动学科整合,以学科整合贡献国家发展”,探索出了一条高校智库建设之路。
敢为先成果丰
——“为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走出新路”
1993年2月12日,复旦发展研究院成立。时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徐匡迪担任研究院名誉院长,时任复旦校长杨福家担任院长。同年10月,研究院成立了自己的基金会。
为何要举全校之力成立这一机构?“主要有三方面考虑:改变高校文科研究长期以来忽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倾向;建立有别于传统模式的高效运作机制;挖掘出知识分子蕴藏着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复旦大学经济系教授、时任研究院研究部主任徐桂华回忆。
在设立基金会的启事中,有这样一段适用至今的定位标准:“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智囊团’,既能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又能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同时也为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创造经验,为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走出新路。”
中国的问题,单枪匹马地研究只能是管窥蠡测。世界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当代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一批研究机构被纳入研究院架构中来。王战、姜义华、李良荣、俞吾金、沈丁立……各学科老中青学者自觉架起学术梯队,为研究院奠定坚实基础。
价值取向一开始就被明确强调。“考虑问题必须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的核心观念。”复旦历史系教授姜义华回忆。
在“国家利益”四个字指引下,一批批精品成果迅速涌出。
1994年年初,在主力团队精心策划、全力奋战数月后,研究院推出了首部重要调研报告——《中国发展报告1993》。这部主题为“重新认识中国”的报告,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各方面全面评述了过去一年中国改革和发展态势,甫一出版便被呈上相关领导案头、走进学者家中,引发各界高度关注。除了对当年形势的回顾与研判之外,《报告》中的一些观点与提法也写入国家文件,对决策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