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26 08:40作者:李天扬老师
东阳卢宅、白族民居彩绘、琉璃正脊、根雕、和田玉雕《舌战群儒》、内蒙剪纸《鄂尔多斯婚礼》……一件件精美的工艺作品令人赞叹。这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剪纸、建筑营造、木雕、玉雕四个领域共38名优秀中青年非遗传承人,历经4个月的学习与创作,在近日由文化部非遗司发起、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第二届“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成果展览与结业研讨会上交出的“作业”。
当前,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空心、文化断代等各类问题突显,非遗的自发性传承趋向弱化,现实在呼唤着文化自觉传承时代的到来。如何继承活态文化传统、如何将非遗“技艺”与文化“记忆”进行交接、如何让丰富多样的非遗传统可持续发展,是对当代中国中青年非遗传承人提出的挑战。
本届研修班以“知情、知艺、知辩”为教学宗旨,提倡“让传承更加传统”,传承人在被大学尊重的传习情境中认识到传承传统的深刻意义与长久的生命力,但面对非遗依附的社区文化生态的深刻变化,如何进行“创造性传承”的问题也突显出来。创造性传承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文化新旧交替的渐变、突变过程中,为社区非遗传承的可持续寻找适应社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寻找存活与发展的新方式。
研培过程中,中央美院开展了四次“课堂上的田野”活动,同时在2016年寒假,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跟踪白马藏族“池哥昼”仪式木面具制作传人班杰军,进入他所在的甘南白马藏族社区,进行了详尽的田野追踪调查。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认为,许多中青年传承人对本社区文化的具体性还缺乏真正了解,对传统文化(艺术)谱系不能完整继承掌握。因此,在培训课程中,特别重视鼓励传承人成为本社区非物质文化的持有者,而不把技艺和文化传承剥离开来。
“培训让传承人得到了尊重并增强了民族文化传承的信心。”但乔晓光也坦言,在教育领域,相关文化遗产专业学科发展是滞后的。高校应抓住培训的机会,有选择地发展非遗相关专业学科,更长久地专注于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使大学的知识与学术增长点和社区文化传承、发展互动共生。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教授呼吁,当代民居营造技艺的传承应该尝试与高等教育结合。他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尝试把传统营造技艺和建造方面的教学结合起来。“如果传统营造技艺的师徒传习制度能够引入大学教学体系,学生们既能在学校学到比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能跟着师傅进行真实的建造,积累实际建造经验,最后还能拿到大学教育的学位认可,那么民居营造技艺的学习就会更受欢迎,这种教学方式和体系的建构,无疑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居营造技艺的传承带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