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05 09:25作者:三水老师
本报讯(记者倪秀刘磊通讯员曹正)王蕾是西南石油大学的一名公共课教师,1999年至今一直给学生上大学英语课。由于教学任务重,她很少能抽出时间做科研,而没有科研成果,成了她评职称的“拦路虎”。“对我们这些‘万年僵尸’来说,评职称太难了,我都觉得自己会以讲师的身份干到退休。”
转机出现在去年底,西南石油大学改革职称评聘制度,凭借扎实的教学成绩和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风格,王蕾成功晋升为副教授。
从2013年开始,西南石油大学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从评审制度、评审内容、评审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对职称评聘制度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在坚持原有的申报要求之外,西南石油大学增加了“取长补短”、“自愿展示”两个申报渠道。“取长补短”主要针对申报条件只缺一项的教师,“自愿展示”则主要针对在其他方面有特殊业绩的教师,可以通过自愿展示的方式,向学校提交申报材料。
前文提到的王蕾,用教学成绩的“长”,弥补了科研论文的“短”。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蒋裕强则通过“自愿展示”,也成功晋级为教授。按照原来的评定办法,蒋裕强需要提交5篇已发表的SCI论文,他一篇都没有。但他却有一篇论文被中国科技信息所评为“最有影响力的百篇论文”之一,这在全国石油行业也是唯一的一篇。“这比SCI论文含金量高多了”,西南石油大学人事处处长邱子辉说。
即使评上了,也不能躺在教授的位置上睡大觉。最近,邱子辉和同事们正忙着做一件事:审核全校213名教授上报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他们将根据这些内容对教授的水平进行重新认定,没有达到聘任要求的教师将被“黄牌警示”。上至校长,下至普通教授,无一例外。
“要让职称真正发挥激励作用,就要建立一个‘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合理机制,形成全员危机意识,使那些滥竽充数的教授不能再有‘铁交椅’。”西南石油大学校长赵金洲说,他带头提交了相关成果和证明材料。
评聘改革相互促进,打破了高校职称终身制这一坚冰,也大大激发了教师们的积极性。去年,西南石油大学全校共有610人被高聘,占总聘任人数的49%,还有99人跨职称资格高聘,占总聘任人数的8%。与此同时,全校也有48人被低聘,占总聘任人数的4%,此外,全校有3人跨职称资格低聘。有5名教授被取消招收博士研究生资格,5名教授被暂停招收博士研究生资格,11名教授被限定招收博士研究生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