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1-24 09:47作者:李一老师
2015年11月23日,为期一周的以“主题引领,学科穿越”为活动主题的北京市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计划系列研讨会(五)——暨遨游计划项目主题课程展示活动在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北校区圆满闭幕。高教网教育应邀参加了主题课程成果展示日的报道。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各位老师一起感受到了翠微小学的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同时感受到了这帮阳光少年对生活的热爱,更加感受到了他们通过项目学习得到的那份成长的快乐。与会的老师无不感慨,“翠微小学全新的课程与全新的学习方式真正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据悉,本次活动内容是围绕“桥”主题开展的跨学科综合实践,为期一周时间。来自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发展中心、海淀区教委和海淀区教科所的领导参加本次活动,并对翠微小学围绕“桥”主题开展的跨学科综合实践给予了肯定。
发现桥:直观感性认识开启研究之路
在时空的流转中,岁月的风尘沐浴了源远流长的桥的历史。小桥流水的雅致、虹桥飞渡的空灵、钢桥斜拉的气势,孕育古往今来桥的文化,也架起了桥与科学技术、桥与认为历史、桥与艺术审美的关系。
什么是桥?桥是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其功能即跨越障碍物。这是对桥的基本定义,是狭义的桥,也是显性的定义。但众所周知,桥还具有沟通、嫁接、联系等更为深远、更具内涵的意义,这是广义上的桥,也是桥的隐性定义。如何让孩子们认识到这些隐形定义,最终落实到对桥的广义定义上,则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更需要一定的过程。
翠微小学的学生用舞台剧演绎断桥的故事
无论什么人,在认识事物认识问题上都是要经过从感性到理性,从显性到隐性的过程。学生们对于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也是这样。因此,首先要激发学生们对事物的欲望。而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开了他们对问题的探究之路。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11月16日上午,翠微小学首先通过让学生们观看“桥的史话”感受古往今来桥的历史变迁,桥的文化与发展,展望桥的未来,激发探究桥的兴趣;在“桥与文化”课程中通过文字溯源、古典诗词、现代诗文让学生们感受桥的形象,理解桥的意境,在观察、想象中学会表达;更是借助“北京的桥”,让学生们走进有声有色的“桥”,感受桥的多姿多彩,提升其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