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8-04 09:14作者:李一老师
96年前,浩浩荡荡的“五四”爱国运动激荡中华大地,“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风起云涌。从北京大学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到清华大学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校训,中国的大学纷纷以极具历史担当的箴言警句为校训,作为引领大学生和青年的精神航标。
去年五四,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处着眼,进一步提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八字,与高等学府的校训相映照,对大学生和广大青年提出殷切期望。一年后,新华社记者重访北大等知名学府,在温故知新中,感知中国青年与时俱进的青春脉动。
求实
1898年,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时,曾将“为之则易,不为则难”作为校训。在上海,几乎诞生于相同时代背景下的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也将“求实学、务实业”作为办学宗旨。
观察人士发现,令几代中国青年难忘的那些校训箴言,皆与时代脉搏呼应,始终观照现实。起于抗战烽火之中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将校训明定为“刚毅坚卓”。诞生于1958年、见证新中国建设高潮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则将“红专并进,理实交融”作为校训,让激情燃烧的岁月照进现实。
今天,海峡两岸的清华大学都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校训。“这八个字取自《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同时又高扬了五四精神。”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胡显章回忆,清华八字校训无论是在抗战的艰苦卓绝期,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研制“两弹一星”的漫长攻关时期,勇于冲锋陷阵的清华人,都是校训的最生动体现。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校训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中国高等学府中普遍把青年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担当放在首位,目的在于培养更多有为青年,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服务,为人类的进步服务。
一份对100多所中国高等学府校训的统计显示,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是“求实”,其次是“创新”、“博学”、“厚德”,一个‘实’字始终贯穿于不同时代、不同环境的校训之中。
全国共青团青年研究工作基地专家、复旦大学副教授郑长忠分析,从五四到改革开放,再到习总书记提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都离不开“实”字,没有了“实”,青年很难肩负起历史重任。
笃行
从一名北大学生,到在北大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90后”樊桔贝在过去近两年里完成了从书斋到社会的身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