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04 09:21作者:三水老师
目前,各地正在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编制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其中,一些地方拟借鉴一期行动计划中各地“先进经验”,将“免费学前教育”纳入本地二期行动计划。笔者认为,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此举须慎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
由于底子薄、欠账多,城乡普惠性资源短缺,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普及程度还不高,截至2013年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67.5%左右,入普惠性优质园的比例较低。同时,公办幼儿教师不足,幼儿教师特别是占主体的非公办幼儿教师地位低、待遇差、整体素质不高,从根本上制约着保教质量的提高。
当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群众日益增长的入园需求特别是入优质普惠园需求,与实际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当务之急,应把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素质和扩增学前教育资源、增加学位供应作为优先投入方向,着力构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水平。
当然,不可否认,实行“免费学前教育”会使幼儿家长受益,特别是经济困难家庭会得到实惠,但我们不能因小失大。将有限的财政经费优先拨给幼儿园用于提升师资素质、改善办园条件、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更加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才更符合广大幼儿及其家长的长远根本利益。至于小部分家庭经济困难者,只需认真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的意见》,实现应助尽助即可。
其实,关于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重点方向,国家已有较为明确的指导意见。教育规划纲要早就明确提出,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非义务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教育部等三部门《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了“扩大总量、调整结构、健全机制、提升质量”四大重点任务,要求将财政性学前教育投入“最大限度地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努力提高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