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18 21:42作者:李天扬老师
大图:25日,考生代表现场监督高考招录。记者杨新宇摄
小图:一份刚填写完成准备送出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昨天上午,市教育考试院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考生代表及各大媒体来到高考招生录取场,了解录取流程和细则。
与大多数考生代表不同,重庆一中考生邓铃凡并没坐在电脑前,一遍一遍地刷新网页。在重庆师范大学高考录取现场的投影仪上,她看到了自己的录取结果,如愿被重师汉语言专业录取。邓铃凡感叹:原来从填报志愿到录取还要经过一套复杂的程序。
如何投档
3次模拟投档减少退档概率
录取工作开始后,计划组、投档组、录检组、秘书组和系统保障组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忙碌起来。
首先,计划组根据高校的申请调整并核对招生计划、确定投档比例,同时监督高校招生计划完成情况。
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黄腾蛟介绍,在正式投档前,会将报考人数、考生分数等提供给学校进行三次模拟投档。“有的高校会根据考生成绩适当增减招生计划,预投档可以更准确地帮助高校控制计划,并降低考生被退档的风险。”黄腾蛟举例说,假设北大增加了两个招生计划,那么在录取工作中,几乎所有考生的录取情况都将受到影响。
录检组有25名工作人员,是人数最多的一个组。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审核高校预录取和预退档,其退档是否合理、招生计划是否完成,都在审核范围内。
收到各个高校上传的录取信息后,由秘书组打印新生录取名册和考生录取信息并邮寄。
怎样保障
录取数据库每秒备份一次
由于录取工作需要依靠电脑和互联网,要保证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系统保障组。考生的所有信息都保存在该组的十几台电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