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29 10:18作者:李天扬老师
旅游是一个大产业,但不能仅仅囿于“门票经济”,不能单纯在门票价格上做文章,更不能简单地以景区门票收入多寡论英雄。
随着物价上涨、旅游产品供需不平衡、国民收入拉动消费升级因素等变化,一个景区的票价做调整不可避免。笔者以为,对景区票价上涨要慎重,景区门票涨价要尊重和体现民意,否则,涨价,轻则抑制公众旅游消费,降低公众幸福指数;重则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贻误当地乃至周边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景区门票上涨,如果有悖民意,会“行而难远”而“门可罗雀”,谈何遵循市场规律?
当前,景区门票上涨,不能简单地由景区、当地政府说了算。因为任何景区特别是著名风景名胜区的游客来自天南海北,作为消费者的游客对景区票价应该有知情权、监督权、表达权、参与权等话语权。因此,景区票价是否涨、如何涨,应该通过听证会、网上投票、不同层次游客意见征集等多种方式集思广益,在景区运营成本、客流量等资讯真实、充分的基础上,对涨价的背景、理由、利弊等要进行充分比较、调研、讨论,涨价与否、涨价幅度如何等票价决策要尊重和体现民意,要公开透明,有理有节,规范操作,不能“一景(区)独大”、“景(区)大欺客”。此外,各地要尽量延伸产业链,发挥景区的整体连锁带动效应,才能走出“经营困难—涨价—再经营困难—再涨价”的恶性循环。
景区门票涨价的利与弊?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汤云明
旅游景区作为一种社会公共资源,它的门票收费就应该体现公众利益原则。近些年,一些公园实行免费开放,的确人满为患,环境卫生难以打扫,文物古迹受损,保护困难。从这个角度来讲,适当收费用以维护公共设施,保护这一资源也是必要的。但也要考虑大众的经济承受能力,我认为,风景区门票不宜太高,既然是公园,就应该让广大老百姓去得起,不能把它搞成急功近利的产品或者是有钱人的“私家花园”。
时下,一些风景区忙着提升景区级别,省级的,国家级的,还申请个世界文化或自然遗产等。随之而来的是门票的大幅涨价,一般的市级公园要20元一张门票,著名风景区门票价格几百元一张也是常事,在这种“涨声不断”氛围下,原先已经免费开放的公园也心有不甘,感到吃亏、委屈了,找种种理由希望恢复收费。
在一些风景区,旅游业收入成了地方经济支柱,但旅游业收入不仅仅是门票收入,还有景区所带动的其他第三产业收入也不少。所以超高的门票会减少旅游的人数,最后必定会影响旅游业的总收入,这是一个应该好好权衡的问题。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舍小门票换来大收入
蒋绍庭
门票涨价提高了景区管理部门收入,增加了地方政府财政,许多景区和地方政府梦寐以求。其实,涨价只是鼠目寸光地看重了少数部门的利益,一叶障目地看重短期利益,缺乏高瞻远瞩眼光。我们不妨看看杭州西湖景区的经验,舍小门票换来大收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名扬中外,景致令人陶醉,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叹羡。自2002年西湖实行免费开放,年减门票收入2530万元,但景区管理部门增收逾亿元,带动杭州旅游产业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旅游创汇年均增16.8%。西湖通过拍卖、出租或承包景区商业网点经营权等市场化手段,带动西湖景区商业网点经营价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