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8-18 13:55作者:李一老师
“十二五”以来,我省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2015年底老年人口所占人口比例上升到1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记者从省老龄办了解到,《吉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5月1日起施行。
《条例》在哪些方面对老年人权益进行了怎么样的保障呢?
昨日,省老龄办负责人对《条例》的制定背景及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
1关键词:赡养义务
不得强行将老年夫妻分开赡养
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方面。
《条例》第十二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义务,提供必要的医疗费用,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不低于赡养人的生活水平。对无收入或者低收入单独居住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按月或者按约定时间给付赡养费。”
《条例》第十三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在生活上照料被赡养的老年人。对患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和护理的责任;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照料,老年人无力承担费用的,赡养人应当提供照料护理所需的费用。赡养人应当尊重老年人的意愿,不得强行将老年夫妻分开赡养。”
《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应当在精神上给老年人以慰藉,满足老年人精神方面的合理要求,尊重、保障老年人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
2关键词:失能老人
我省已实施护理补贴制度
新文化记者了解到,全省失能老人已超过30万人,占全省老年人口的7%。
《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根据其失能程度等情况给予护理补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逐步建立医疗照护保险制度。”
省老龄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已经实施了贫困居家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制度,还在长春市、吉林市、松原市等地开始试点医疗照护保险制度,正在构建失能老人长期护理制度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