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28 13:42作者:三水老师
今日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一次会议,本次会议将审议多项法律草案:法学界最为关注的《民法总则》将第一次与公众见面;《野生动物保护法》进入第三次审议;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内扮演重头角色的《网络安全法》时隔一年后进入二审;《红十字会法》在颁布后的第23年,终于迎来第一次大修。其中,首次亮相并提请审议的《民法总则(草案)》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立法工程,《民法总则》作为《民法典》的纲,对整个《民法典》的编纂意义重大。《民法总则(草案)》有哪些亮点?会对你我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呢?
《民法总则(草案)》出炉七大变化将影响你的生活
1、明确胎儿有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权利
草案第十六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未存活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在法律上,民事权利能力是一个人能否享受民事权利的前提,如果没有民事权利能力则无法享有和行使民事权利。
《民法总则(草案)》认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胎儿尚未出生,原则上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为保护胎儿的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权利,有必要在需要对胎儿利益进行保护时,赋予胎儿一定的民事权利。
凡是涉及胎儿利益保护的,都视为他已经出生,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年龄从十周岁下调至六周岁
草案第十八条: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草案第十九条:不满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在之前的《民法通则》中,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总则(草案)》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教育水平的提高,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的成熟程度和认知能力都有所提高,适当降低年龄有利于其从事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更好地尊重这一部分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识,保护其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