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8-26 11:40作者:才子老师
以往教师交流需要教育、人社和编办部门一致批准,今后教师将从“学校人”变成“系统人”,教师交流将更加顺畅。昨天,市教育局、市编委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青岛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教师岗位将实现“人社总量控制,教育动态调配”,这在全国尚属首次。新规从昨天起开始正式实施。
公办教师“县管校聘”
去年教育部、省教育厅出台了推进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相关意见,目的是通过校长、教师轮岗交流的常态化,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部首次提出了要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就要推进“县管校聘”的管理改革。市教育局副局长张锡科表示,去年我市已经全面启动实施了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因为在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为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深入开展,创造教师交流轮岗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保障教师交流轮岗工作长期、平稳、有序进行,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教育局、市编委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出台了该《意见》。
适当向薄弱学校倾斜
一所学校有多少老师编制,多少正高职称、多少副高职称教师岗位这些都是有严格的数量规定,一名教师要实现职称晋级前提是高一级职称有空位置,教师交流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张锡科表示,要安排一位名教师交流到一所相对薄弱学校,但这所薄弱学校没有适合这位名师的岗位,交流就无法进行,“所以这次《意见》最大的亮点是教职工岗位将实现‘人社总量控制,教育动态调配’。”张锡科说,这在全国都是首次。
《意见》规定,我市建立区域内中小学教职工岗位“总量控制,动态调控”机制。即教育行政部门在人社部门核定的岗位总量内,按照教师编制及师资结构等情况具体分配到各学校,并根据教师交流轮岗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岗位数量。在分配专业技术中、高级岗位时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适当调整农村、偏远地区中小学和薄弱中小学中高级职称岗位设置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