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刑法学研究内容与培养目标
中国刑法学以中国刑法的发展演变历史、中国刑法基本理论、中国刑法实务、中国刑法立法、中国刑法解释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其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熟悉中国国情,精通中国刑法理论和实务,胜任中国刑法学教学研究以及从事中国刑法实务(刑事审判、刑事检察、刑事辩护)或刑法立法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方向是新中国最早确立的刑法学科研究方向。早在1950年本方向即已开始招收研究生;1979年成为国内首批招收刑法专业硕士生单位;1984年成为全国第一个刑法专业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88年被评为全国唯一的刑法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点;1992年成为全国法学领域第一个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单位;1999年成为首批建立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设立我国刑事法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中心”。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近30年来,本方向的专家学者直接参与了国家几乎所有的刑事立法工作,并参与了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大量司法解释的研拟工作,为国家刑事法治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研究方向在我国刑法教学与研究等领域长期保持着开拓与领先地位,在我国刑法学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声誉和影响。
(二)外国刑法学、国际刑法与比较刑法学研究内容与培养目标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外国刑法学以及国际刑法的基本理论与国际法院的实务问题,包括国际刑事程序法的理论与实务问题,研究世界主要国家的刑法立法与刑法基本理论,为中国刑法理论和刑事司法实务提供借鉴。其培养目标是:主要培养外国刑法学和国际刑法以及比较刑法方面的高层次教学研究专门人才。本研究方向基本情况:
本方向与国外刑法学教学研究机构保持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在外国刑法、国际刑法、比较刑法研究领域非常活跃;不仅重视对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国家刑法的比较研究,同时密切关注祖国统一进程中我国大陆地区刑法与港澳台地区刑法的比较研究;在研究内容上,不仅关注各国刑事立法的演变,而且重视刑法理论的发展变化;在研究方法上,不仅重视第一手资料的收集、翻译和第二手资料的运用,而且积极与国外同行进行实质性的科研合作;既注重成果的积累,更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
(三)犯罪学与刑事执行法学研究内容与培养目标
本方向是刑法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与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刑事政策学等研究方向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犯罪发生发展的规律、原因及对策,研究刑事处罚的基本理论与实务问题,培养高层次的犯罪学和刑事执行法学的教学研究人才以及从事犯罪预防和刑事处罚执行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研究方向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暨与国内外合作的犯罪学、刑事执行法学的科研项目,相应的研究成果理论性与操作性突出,在国内犯罪学与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四)刑事政策学研究内容与培养目标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刑事政策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刑事政策制定与推行的基本理论和实务问题,特别注重中国刑事政策基本理论研究和如何解决中国刑事政策问题的实证研究。其培养目标是:主要培养刑事政策教学研究的高层次人才以及从事刑事政策制定和推行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研究方向基本情况:
刑事政策乃是整个刑事法学的灵魂,本学科点一向重视刑事政策学的研究,特别是近10年来,刑事政策学研究更是取得了显著成果,并成为本学科点的一个新的创新增长点和亮点。本学科点的刑事政策学方向关注国内外刑事政策研究最新成果和发展动向,特别注重立足于中国实际探讨研究有中国特色的刑事政策问题,为国家制定和推行科学有效的刑事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三、师资力量、主要博士生导师姓名
本学科点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15人,教授11人、副教授4人。
本学科点的博士生导师既有我国刑法学科的主要奠基人高铭暄、王作富教授等老一辈刑法学泰斗,又有一大批中青年知名学者戴玉忠(最高检察院副部级专职检察委员)、韩玉胜、刘明祥、黄京平、谢望原、冯军、肖中华、张小虎、田宏杰、时延安、赫兴旺等,本学点还有李立众副教授/博士、付立庆副教授/博士、王莹副教授/博士、陈璇副教授/博士等青年学者。
四、专业背景、专业概况、建设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学科点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刑法学科,是新中国刑法学科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早在1950年本学科点即在全国率先招收研究生;1979年开始招收刑法专业硕士生;1984年1月成为全国第一个刑法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1988年被评为全国六个法学重点学科点中唯一的刑法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点;1992年成为全国法学领域第一个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单位;1999年以本学科点为核心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成为首批建立的刑事法领域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2006年再次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点。
五、对外学术交流
近年来,与国外、境外5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学术机构保持密切的学术联系,开展并完成了十多项国际、区际学术合作项目,研究视野开阔,主办了数十次大型国际和区际以及国内学术会议,学术思想活跃,学术影响广泛。
2017年法学专业大学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