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19 10:38作者:李天扬老师
我们可以从这段对话中体会到孔子对于“老好人”的鲜明态度:“老好人”不咋地!如果一个人混得大家都讨厌他,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材料,供大家参考!
教育局机关算是过了几个关。一是在中央“八项规定”之前就宣布了“不接受请吃、不受礼”等基本规矩并严格执行,为行风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制订了教师补充、调动、选拔、考核、奖惩、退出等管理制度,基本做到了按制度办事,整个队伍渐渐趋于心平气顺。三是学生就学问题,县城区在大力扩容学位、严格按照“免试、就近、划片”政策保障入学的同时,顺应老百姓追求优质教育的需求,大力扶持了民办教育的发展,让老百姓有了更多的选择;农村通过改善办学条件、倾斜师资力量等措施,促进了城乡教育质量在发展中均衡,留住了大批生源在农村学校就读。
但是全县不少学校还没有过好“人情关”教师评职、评优“吃大锅饭”,不体现优教优酬;高中学校行政机构重叠、干部臃肿,长期不敢“动手术”;对于教师不服从学校工作安排以及自由散漫、打牌、“走读”等不遵守工作纪律的问题,学校束手无策、听之任之;对于教师有偿家教、有偿补课、兜售教辅等以教谋私的问题,学校不闻不问、不敢较真等等。这些好人主义问题,已经严重危害永兴教育并将继续危害永兴教育,不可不察、不可不防、不可不纠!
克服好人主义,过好“人情关”,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它的危害,真正从内心抵制它。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好好先生是败坏道德的人”。孟子说得更明白:“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人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翻译成白话是说:“(这种人,)要批评他,却举不出具体事来;要指责他,却又觉得没什么能指责的;和颓靡的习俗、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平时似乎忠厚老实,行为似乎很廉洁,大家都喜欢他,他也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却不能同他一起学习尧舜之道,所以说是‘戕害道德的人’”。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对好好先生就是深恶痛绝的。学校管理者如果选择逃避问题、绕开矛盾、捂着盖着、顾虑面子等好人主义作风,本来是常见的心性问题,久而久之,变成习惯,成为明哲保身之道,最后就发展成了八面玲珑、尖溜圆滑之辈。学校有了这样的管理者,特别是有了这样的校长,就会带来矛盾问题长期不解决、教师考评激励导向不明、学校制度形同虚设等问题,久而久之,教师的激情消磨、积极性受挫,大家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好人主义盛行,教风、校风由此下滑,变成一所糟糕的学校。